我們對國際人才的培養,往往注重外語教學,但僅語言能力強遠不足以在國際組織中發揮核心作用。國際組織所需人才要求全面發展,適應國際跨文化交流并具備全球視野。因此,我們要培養的是具有全球勝任力,既能立足中國實踐,又能與世界對話,并能實現國際合作和參與國際治理的優秀國際人才,這樣的大國人才才能在國際上講好“中國故事”。
我們的高校要國際化,要推進高校在地國際化,發揮高校與所在區域作為人才高地的優勢,提升校內和社會的國際化程度。還要在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增強他們對世界多元文化、經濟、政治的認識?山Y合雙一流高校的優勢學科建設,開設一流學科中的“全球勝任力”培訓計劃,打造既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又熟知國際規則的國際化高層次人才,形成具有全球勝任力的中國人才蓄水池。
此外,面對“就業難”和“招工難”并存的困局,一要推動區域經濟高水平發展,增加應屆生就業崗位;二要提升應屆生職業技能,推進職業教育專業化,更新職業培訓模式,以促進更高質量就業為目標,為企業培育優質人才;三要提高市場主體活力,擴大企業就業容量,優化應屆生創業環境,支持發展新就業形態,多渠道提供就業機會;四要引導高校畢業生調整就業預期,做好職業發展規劃,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價值觀,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
。ㄗ髡呦等珖䥇f委員,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同濟大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