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疫情防控面臨嚴峻復雜形勢,正處于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緊扣抗疫大局,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連日來,多位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和市政協委員發揮人才智力優勢,密切關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及時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助力打贏疫情防控大仗硬仗。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王光賢;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市政協委員,上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秘書長,觀察者網副總編梁順龍;市政協委員、松江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朱大章;市政協委員,農工黨上海市委秘書長姚捷;市政協委員,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陳玲等多位委員就完善核酸檢測工作反映多篇社情民意信息,提出避免短期內重復核酸檢測、根據各行業感染風險設置核酸檢測最低頻率、合理布局核酸檢測機構等多項建議,不少建議已在此后核酸檢測工作中得到采納并落實。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市政協常委、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黃勇平,市政協委員、靜安區衛健委主任葉強等委員在所提交的社情民意信息等建言中則提出,建立嚴密的防控體系,并且針對不同類型的疫情特點編制防控手冊尤為重要。市政協委員,虹口區政協主席石寶珍;市政協委員,嘉定區政協主席楊莉;市政協委員、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防治科主任冷培恩等委員,在建言中就推進網格化篩查、做實全流程閉環等提出具體建議。此外,石寶珍委員還就提升基層防疫信息化水平,建議市、區有關部門結合信息化手段,開發靈活實用的管理小程序,使社區疫情防控規范化、精細化,居民可以通過小程序配合流調、上報體溫、緊急聯絡等;居委會也可以通過小程序平臺,及時發布街道、居委會、小區等疫情防控動態信息、服務信息、最新政策措施等。
委員們關注保障疫情期間正常醫療服務需求問題,市政協委員,上海大學科技合作處處長焦正即在社情民意信息中提出,在當前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醫院的聯動,特別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承擔起常見病的診療服務,滿足居民基本配藥需求,為大醫院分流一部分患者。
還有不少委員提交建言,就疏解疫情期間市民焦慮情緒提出建議。市政協社會科學界及市政協委員張文明等建議在已開通疫情心理援助熱線的基礎上,針對特定人群,包括在閉環中的群體、志愿者、醫護人員家屬、上網課學生等,進行心理疏導。熱線服務可分為“防疫人員心理焦慮”和“市民心理焦慮”兩大類,對不同群體的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進行更有針對性的疏導,提供科學建議。
委員建議,通過適當激勵機制,鼓勵和引導電視臺、音視頻網絡平臺、新媒體平臺積極發揮作用,設立抗疫公益專題節目,增加適齡兒童電視節目,上線非接觸類體育項目教學視頻,平時需收費觀看的節目也可以臨時免費,共同疏導市民焦慮情緒,提倡市民利用居家時間進行適當體育鍛煉。倡導文藝工作者報名“藝”起抗疫網絡志愿者,借助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等滬上院團場館平臺,每天固定時間提供藝術鑒賞和素養提升內容的直播或音視頻推薦。藝術工作者可以用線上講座、音樂治療等形式,安撫人心,鼓舞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