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市政協開展2021年年末委員視察,圍繞“本市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工作實施情況”,委員們赴普陀區洵陽路小學和華東師范大學第四附屬中學進行實地視察,聽取市教委相關情況的介紹,并召開座談會。市政協副主席張恩迪參加。
張恩迪就推進這項工作,提出三點意見:一是要服務大局,進一步助推政策落地見效。充分認識雙減政策的重要意義,以問題為導向精準施策,扎實推進工作的落實落細,著力構建教育良好生態,有效緩解家長的焦慮情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二是要堅持高標準,進一步強化多方協同和配合。希望本市教育部門和學校壓實、壓緊雙減責任,既要做好規定動作,又要在體現上海特色方面下功夫,統籌校內外力量,做優校內教育;要明確各相關職能部門聯動職責,加大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不斷規范校外培訓行為。學校、家庭、社會合力有序推進雙減政策落地。三是要堅持資政建言,就教育工作提出高質量建言。讓學校教育回歸本質,符合人才培養規律,在學科教育、文化知識、教學實踐上做減法,也要在陽光快樂教育、文化底蘊培養、教學質量提升上做加法,政協委員要持續關注,積極發聲。
7月24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出臺配套實施意見。根據市委要求,今年七八月份,市政協對本市16項民心工程實施情況開展專題視察監督,其中就包括“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工程”。兩個月內,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邀請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雙減政策落實和課后服務工程實施情況,組織委員前往靜安、閔行等區實地調研,面向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和在校學生聽取意見建議,并在專題視察監督報告中提出推進作業減量增效、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管理等建議。本次年末委員視察是對此前開展民心工程專題視察監督工作的延續和深入。學校設計的“分科·綜合”課程很有意思,很有創意,讓委員們真真切切感受到“雙減”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
“政協委員開展專題視察監督,提出很多意見建議,我們都在工作中逐一采納。”市教委相關負責人在介紹本市進一步減輕業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負擔工作實施情況前,首先對政協委員的關心和建言表示感謝。他提出,采納委員提出的推進學生作業減量增效等建議,本市將著力構建高質量的市、區、校三級作業體系,進一步規范作業來源、科學設計作業、合理布置作業。為提高課后服務質量,今年9月以來,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由原來的小學向初中學段延伸,努力做到“學生愿留盡留全覆蓋、工作日全覆蓋”。11月4日,市教委等三部門聯合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本市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工作的通知》,明確了課后服務具體事項,課后服務內容也得到進一步豐富,最大程度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下一步,市教委將以落實課后服務經費保障為契機,提高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課后服務真正成為民心工程、放心工程。通過打造“永不落幕的空中課堂”、緊密型學區集團建設、全員導師制等舉措,進一步發揮學校在“雙減”中的主陣地作用,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同時,針對減輕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負擔工作,本市堅持依法治理,重點抓機構準入審批、規范培訓、資金監管、非正常停業應急處置等關鍵環節,推進培訓市場綜合治理。
座談交流中,洪亮、童麟、蔣碧艷、黃羅維、粟瑩、潘江雪、王晨等委員先后發言,就如何將雙減政策落實到位,如何通過落實雙減政策讓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等議題分享觀點、提出建議,與市教委相關處室負責人討論。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主任嚴軍主持座談會。
(稿件來源:聯合時報 攝影: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