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市政協召開“聚焦‘五個重要’的戰略目標和功能定位,推進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專題協商會。會上,徐建民、汪勝洋、胡光、金鵬輝、吳瑞君、方懷瑾、沈開艷等委員圍繞加快臨港新片區產業集聚、加強金融支持、強化法律保障、做好人口規劃等建言,建議對臨港新片區特殊經濟功能區內涵再聚焦再深化再明確,更開拓務實地以制度創新賦能新片區,全力打好這張新時代上海發展王牌。
注重體制創新形成強大動力合力
徐建民(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
根據今年市政協協商計劃和重點課題調研計劃,按照主席會議部署,從3月下旬以來,市政協經濟委把握目標、問題、需求“三個導向”,與由年初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期間關于新片區建設的18件提案組成的主席會議成員重點協商辦理提案專題相結合,開展了“聚焦‘五個重要’的戰略目標和功能定位,推進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重點課題系列相關調研活動。
匯總調研中各方提出的意見建議,概括起來有以下三方面綜合性建議:
第一,積極爭取新片區各項國家政策落地見效,最大限度地兌現政策釋放改革紅利。
要協同中央駐滬單位和市相關委辦局針對《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中涉及國家事權(包括投資、貿易、金融、人員進出、網絡、知識產權等諸多領域)尚未完成的51項任務,梳理高效、精準、全面識別各領域風險點和監管措施,逐一制定風險防范的具體實施方案,爭取國家部委認同、支持,推動政策盡早落地。
在金融開放創新政策方面,一是要加快“金融30條”配套細則出臺;二是實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境金融稅收政策;三是支持新片區銀行比照國際通行慣例開展信貸業務;四是推動將人民銀行等五部委出臺的金融支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應急“綠色通道”便利化舉措轉化為常態化機制;五是給予新片區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規模單列管理,適度放寬貸款不良容忍度等方面的支持。
在海關監管政策方面,一要對重點領域的相關企業,其在洋山綜合保稅區內加工制造、增值達到40%以上、銷往國內市場的貨物給予特殊的稅收政策安排,免征進口關稅,免予驗核相關監管證件;二要創新監管制度,對特殊綜合保稅區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在圍網區內無法布局的,采用“點面結合”辦法將圍網區政策延伸到新片區內,圍網外的重點企業;三要研究貿易管制相關許可證件問題,放開特殊綜保區一線入區貨物的貿易管制。
在前沿產業發展政策方面,生物醫藥產業,建議試點取消“干細胞、基因診療和治療技術開發和應用”外商投資準入限制;人工智能產業,建議簡化AI+醫療應用的審評審批,加快對優勢企業創新人工智能輔助第三類醫療器械的注冊審批;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建議試點允許智能網聯汽車進行高速公路測試、制作和使用高精度導航電子地圖、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數據跨境傳輸等;全球數據港建設,建議試點重大項目“企業告知承諾、新片區兜底確認、監管部門動態跟蹤”,試點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等制度,開展與其他國家數據保護水平互認。
第二,加快形成規劃體系,提升新片區產業能級和城市功能。
要著眼“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和“打造開放創新、智慧生態、產城融合、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新城”,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注重“大寫意”和“工筆畫”相結合,抓緊形成以發展規劃為統領、以空間規劃為基礎、以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為支撐的高起點的規劃體系。
第三,注重體制創新,形成新片區發展強大動力合力。
要抓住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大新任務”以及新片區“特殊經濟功能區”“現代化新城”“參照經濟特區管理”的功能布局管理定位的新機遇,注重體制創新,形成發展強大動力和合力。
多管齊下促進新片區高質量發展
汪勝洋(市政協常委、民建界別召集人、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市委專職副主任)
今年2月13日,民建上海市委全面啟動今年一號課題《關于促進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高質量發展的研究》的調研工作。根據調研分析,提出以下主要建議:
一是投資自由方面。建議授予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制定相應改革管理措施的權限,探索樹立市場管理的競爭中立性原則、優先合理保護原則。
二是貿易自由方面。提請全國人大授予臨港新片區對各項法律空白處予以單獨立法。制定跨境數據安全管理規范、流通評估標準和風險管控政策,加快建設以綜合信息平臺為核心的智慧監管體系,積極應用區塊鏈加密、物聯網監控、電子認證技術。
三是資金自由方面。建議鼓勵國內金融機構在臨港新片區設立海外支付業務主體,積極引進跨國公司才智中心,大力開發人民幣計價產品,設立綜合金融交易所和信貸資產交易平臺,試點人民幣股票國際版,試點本外幣一體化賬戶體系,在臨港新片區內高規格設立統一的金融行政監管機構。
四是運輸自由方面。建議按對等開放原則允許部分國外資本控制的航運企業或是船籍注冊其他地區的船舶在境內沿海港口之間從事沿海捎帶業務,建立國際中轉集拼信息平臺,研究開展統一組織集裝箱運輸的集港模式,即將港鐵聯運模式納入啟運港退稅范圍。
五是人員從業自由方面。建議對高層次人才實行短期入滬一站式免簽,適當放寬外籍管理人才的錄用條件,定期舉辦頂尖科學家論壇,適當減低中層骨干人才和基層人才的落戶條件,完善臨港新片區居住證專項加分政策,為高層次人才、中層骨干人才提供充足的直接房源,為基層人才提供住房保障。
六是信息快捷連通方面。探索制定數據跨境傳輸,利用保護和流轉等方面規則體系,建立數據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制定數據出境負面清單制度。在臨港新片區建設國際互聯網交換中心,提升新片區城域網的節點層級,構建臨港新片區數據自由港和數據海關等功能區域,推動制定數據跨境流動的國際管理規則和行業的數據保護、自律機制。
七是立法方面。建議采取單行法的方式制定臨港新片區的地方性法規,加快數據跨境傳輸立法,在臨港新片區設立較高層級的法院、設立檢察院分院或是獨立檢察派駐機構,加大各國法院間信息共享的力度。
八是稅收方面。建議簡化稅制,僅保留企業所得稅、環境保護稅、資源稅、房地產稅等稅種,全面實施低稅率,其中增值稅建議減10%或4%,企業所得稅減15%的稅率征收,出臺專門的稅收條例。
九是風險防范方面。為新片區離岸金融中心按資金來源分類設立多重標準管轄解釋權。設定資本擔保,強化離岸金融機構監管。配合國際組織設立協同防范防控機制,防范洗錢等犯罪行為。建立收益所有人信息報送監管系統,建立知識產權的爭端解決機構與一站式運營中心。
十是長三角一體化聯動方面。加強多領域的改革和科技協同創新,加大長三角科技創新和G60科創走廊建設的金融支持,先行先試外匯管理改革措施,并適時在長三角其他地區復制推廣,探索制定數據共享目錄,統一數據標準,建立共享交換平臺和一體化數據庫。
營造更有利創新的法制環境
胡光(市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君悅律師事務所主任)
目前,我們對自貿區的法律定位與國際上對自貿區的法律定位,還有很大差距。
我做過一些粗淺的研究,尋找可參照的對象。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迪拜。迪拜是阿聯酋的自貿區,330萬人口、4000多平方公里,這個自貿區目前產生的GDP已經逼近萬億元人民幣,人均GDP達到30萬以上,高于上海的人均GDP。
為什么把迪拜作為一個參照比較?因為阿聯酋給了迪拜這個自貿區幾乎完整的立法權和司法權。為了讓國際的投資者在迪拜能很安心地、可預見地從事自由的貿易,能自由地進出,阿聯酋向迪拜讓渡了很多聯邦的權力,除了涉及刑法,諸如反洗錢等,必須遵守聯邦法律外,其他不少相關案子,則由迪拜專屬的法院審理。
再看國內2016年,深圳前海在這方面也已經領先一步,聘請港籍人士擔任了人民陪審員。其實我覺得,人民陪審員應該由當地人士擔任,但法官是專業人士,倒是可以通過一定程序來體現對國際規則尊重的立場。當然,這一對現行《法官法》有所突破的探索應該限制在民商事領域,其他領域是應該禁止的。
另外,我還有一個建議:要制定與自貿區匹配的居留法規,現在只有一些落戶名額遠遠不夠。我們要讓自貿區有個權力:只要真正是自貿區需要的人才,就可以明確為自貿區居民。不妨更大膽地嘗試,賦予自貿新片區更大的自主權,把這些人才招進來。
在新片區拓展金融相關試點領域
金鵬輝(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上?偛奎h委副書記、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局長)
我們曾對金融機構涉外合同進行過調研,有相當大部分適用國際慣例、國外的法律,更重要的一點,管轄權60%都屬于境外法院。
基于調研,我們建議,對于跨國金融、商事案件,在臨港新片區引入判例的原則。因為現在金融業發展非?,判例原則適應性比較強?稍谛缕瑓^適當放開境外律師、律所境內執業和展業。臨港新片區要統籌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包括參與國際經濟治理,法律是“治理”非常重要的一環,不開放在很大程度上就沒有機會參與。
新片區要成為統籌發展在岸業務、離岸業務的重要樞紐。為此建議,在臨港新片區拓展中國特色的離岸業務。為什么要加個“中國特色”?因為跟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新加坡等比,我們有匯率和外匯儲備管理的需求。這種情況下,我們的離岸業務、離岸貿易,很多會觸碰投資界限,與套利套匯難以區分,所以離岸貿易須跟中國的特點相結合。有必要在臨港新片區探索新型國際貿易形態,轉口貿易可以作為新型國際貿易形態來做,這樣就把風險不同的業務區分了,這就是中國特色的離岸業務。
在臨港新片區還可試點資本項目可兌換。資本項目可兌換跟人民幣國際化是緊密聯系的,如果在臨港搞個國際平臺,讓國外公司能在這兒上市,這樣資本項目可兌換就會有突破性的進展。此外,金融科技、移動支付等,這些工作也可以在臨港推進一下。
做好新片區的人口規劃工作
吳瑞君(市政協常委,華東師范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
人口規劃是各項規劃的基礎之一。臨港新片區以后人口會達到多少?今后的人口結構會怎樣?人口到底怎么布局?臨港人口增長與上海的人口總量調控之間的關系,怎么處理?
不管怎樣,未來新片區人口一定是上海的一個人口增長導入的主要地區,而與此同時,上海人口與環境承載能力的平衡又不能打破。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新片區人口發展,要有一些靈活的差異化政策。
人口怎么合理布局?新片區建設,人口布局一般有三大特征:第一,獨立性。這是規劃的重要依據,只有新城與中心城區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對新城的人口做出比較完善的規劃。第二,功能性。就業、社會事業、居住等方面,一定要能滿足新城的居住和就業人口的需求。第三,平衡性。新城的人口跟經濟社會要有平衡,也就是說人口規劃、未來人口集聚,要能營造一個比較良好的人口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圍繞這三大特征,促進產城融合的過程中要做到六個平衡:
第一是人口和就業崗位的平衡。有就業崗位,才能有人口的聚集。
第二是分散居住和集中就業的平衡。
第三是新城提供的廣泛的不同種類的就業、城市服務,跟不同的社會經濟群體與階層需求之間大致要平衡。
第四是自身功能的平衡。要注重居住、就業、商業購物、辦公、休閑、公共設施等方面的平衡協調發展,滿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
第五是交通組織的平衡?梢詤⒖及屠栊鲁堑淖龇,在區域軌道交通的站點先期集中建設商業服務、教育等大型的公共設施,吸引人口集聚。
第六是歷史文化與當代發展之間的平衡。
多措并舉完善新片區功能
方懷瑾(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我提三點具體建議:
第一,進一步堅持和完善海關貨物管理創新辦法。2014年上海有個重大的創新,就是實現了貨物分類監管:非保稅貨物在進入保稅區的時候不需要報關,與保稅區內的保稅貨物在同一個區域內進行監管。這樣做就方便了國內國外兩個供應鏈上的貨物進行有效的集合,包括制造過程中的集合。這個制度實行以后,得到了市場主體的廣泛歡迎。今年5月12日,新片區首區封關已經驗收,這是新片區建設的一個重大成就,就是建立了一體化的監管平臺,完善了有關功能,建立了一整套相關監管措施。建議新片區洋山特殊保稅區封關運行以后,依托信息化一體化管理的平臺,把原來的分類貨物監管方式與大數據、云平臺結合,更加有效地促進區內高端制造、在岸離岸貿易結合更高效。
第二,進一步完善新片區區域內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臨港新片區有個非常特殊的區位優勢,就是離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重要樞紐港——洋山港特別近。洋山港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提升能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載體,目前一個最大的瓶頸,就在于大陸和洋山港之間只有東海大橋這一線牽。如果能在臨港區域把現有的內河資源和長三角相鄰省區的內河資源更有效地對接起來,就能使交通設施的可達性大大提升,進一步提升上海航運服務的能級。
第三,進一步完善新片區特殊保稅區的服務功能。真正能吸引金融、貿易活動的,是重大產業政策的落實。比如保稅的船舶供應,如果能突破現有的瓶頸,在洋山港靠泊的國際船舶僅燃料油一項每年就有2000萬噸左右的需求。這相當于現在新加坡年供應量4990萬噸的四成多,且新加坡現在能保證供應的免稅油還只是燃油中的重油,不符合環境保護的國際潮流。而我國法規規定,船舶必須使用更加環保的低硫燃油,我們也有相應的供應能力,這就可能構成獨特的優勢。希望這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在新片區發展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
沈開艷(市政協委員,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構建人民幣外匯期貨市場勢在必行。目前,雖然上海金融要素市場發展非常迅速,但三大金融期貨品種——股指期貨、利率期貨、外匯期貨中,唯獨缺少外匯期貨。
臨港新片區可以先行先試推出外匯期貨交易。因為新片區的目標定位,本身就是打造最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新高地、最能創新突破的改革開放實驗田、最自由的開放型經濟體,三個“最”,為發展人民幣外匯期貨提供了依據。建議:
第一,新片區管委會可以考慮在證監會的指導、監督下,與人民銀行外管局協調溝通,由中金所牽頭在區內設立一個交易中心。首先由區內企業作為對象,建成一個境內區域性的人民幣外匯期貨市場。
第二,鼓勵有需求的企業在新片區設立子公司,作為參與業務的主體。為了管控風險,可以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對企業進行承受匯率風險的評估;二是建議或是要求企業在董事會中設立風控委員會,強化公司自身的風控能力。
第三,可以先行試點推出人民幣對美元和人民幣對“一帶一路”國家貨幣的期貨。對美元比較好理解,是中國企業受付匯的主要幣種,最活躍的交易,可以最先推出。而“一帶一路”國家貨幣大多不屬于國際通用貨幣,但與這些國家的貿易,我們又有強烈需求,所以建議把對“一帶一路”國家的貨幣期貨市場放在相對優先的地位,成熟一項、推出一項,一個一個做。
第四,結合新片區金融業的特點和優勢,建立配套保障措施。包括法律體系、監管協調機制、風控政策、鼓勵政策等。如果能在新片區內盡快成功試點外匯期貨交易的話,這也是新片區金融開放的一大創新舉措。
(稿件來源:聯合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