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鋒[1]
工業軟件是實現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雙碳”戰略目標的重要技術。近期,本市已出臺《新時期促進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推動重要工業軟件的自主創新。但當前,被稱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制造“核芯”和“工業大腦”的工業軟件,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對制造業產業鏈的安全構成重大威脅,阻礙產業鏈高端化發展。其瓶頸主要在于:
一是本市重要支柱產業和先導產業嚴重依賴國外高端軟件。制造業運行體系構筑在國外工業軟件廠商提供的工具、平臺和系統上,“卡脖子”和“斷鏈”風險巨大。如,在石化行業,生產計劃排產、生產調度、實時優化、流程模擬、研發設計類高端工業軟件幾乎全部采用國外產品;在鋼鐵行業,除MES軟件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外,高端的仿真設計、分析工具、企業管理和先進控制等軟件被國外巨頭壟斷,沒有任何“備胎”可供選擇;在船舶、汽車行業,設計、制造、管理、運維等多個環節所使用的高端工業軟件都是國外軟件;在集成電路行業,集成電路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業軟件被國外三大巨頭Synopsys、Cadence、Mentor所壟斷,芯片設計極其復雜,內部涉及幾十億個晶體管,EDA工具的極限設計精度無可替代。
二是工業軟件高端復合型人才存在巨大缺口。工業軟件的發展需要信息技術與運營技術相融合。工業軟件人才不僅要具備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等知識,更需具備化學工程、機械工程等工藝機理知識。目前大多數高校缺乏成熟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配置,尚未建立圍繞工業軟件的跨學科培養體系。
為此,建議:
一、建設工業軟件協同創新中心。充分發揮上海市高校和頭部企業的科技資源優勢,建立若干集優勢學科培育、高端人才培養、核心技術研發和工程示范應用于一體,具有重要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工業軟件協同創新平臺。重點布局以下領域:一是石化制造創新中心,重點突破基礎物性數據庫、過程模型庫、統一軟件架構平臺、高效優化算法、求解引擎庫和業務自適應構建等關鍵技術。二是鋼鐵制造創新中心,重點突破工程計算算法、三維引擎、集成建模等技術,實現基于流程模擬仿真的數字化鋼廠動態精準設計。三是船舶制造創新中心,打造以CAD/CAM為核心,具有一體化、開放式架構,以及單一數據源與統一數據模型的軟件體系,突破CAX三維建模一體化技術、智能優化設計技術、在線精細模擬技術和全球遠程智能運維技術。四是汽車制造創新中心,研發汽車行業全生命周期的設計、仿真、管理和運維軟件,真正實現“國產軟件定義國產汽車”。五是集成電路創新中心,突破集成電路設計工具、基礎軟件、工業軟件和應用軟件研發關鍵核心技術,研究新型EDA軟件的柔性化,幫助芯片設計、制造和封測企業高效配置生產運營資源。通過上述產業領域的技術轉化和產業化應用,形成工程示范應用與引領效應,推動產業邁向價值鏈高端。
二、加快高端制造工業軟件人才的培育步伐。一是強化優勢學科特色專業培育。深入推進上海市優勢學科培育和高校特色專業建設,優化學科布局結構,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聚焦工業知識、軟件知識、工業知識軟件化等核心能力培養,充分發揮高校在科技創新中的重要支撐作用。以軟件企業和制造企業人才需求為導向,與政府、企業、第三方機構和創業者加強合作,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端制造工業軟件人才產學研融合培養路徑,打造上?萍挤⻊招赂叩。二是加快引育多層次復合型人才。以上海重點支柱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為契機,吸引計算機、人工智能、自動化、通信技術等相關學科優秀人才投身工業軟件領域。設立科技創新人才和工程應用人才特區,搭建引才育才聚才平臺,定制使用、評價、激勵和保障特殊政策,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培育力度,打造高質量復合型工業軟件人才孵化地。
(九三學社市委供稿)
[1]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市委主委,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