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自閉癥患兒教育質效
全國政協委員,市婦聯副主席(兼職),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上海市尚偉律師事務所律師黃綺反映,目前讓自閉癥患兒“融合教育”“隨班就讀”的做法,對輕度自閉癥患兒效果尚可,但對于大部分的患兒來說,基本上就是掛個學籍,不能達到正常上課的效果。
多年來,上海一些公益性社會組織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比如全國道德模范、上海交響樂團著名指揮家曹鵬,為自閉癥兒童專門發起了“天使知音沙龍”慈善公益服務組織,十余年來教孩子們唱歌、跳舞、樂器演奏,還能在音樂會上進行表演,效果頗佳。上海青聰泉兒童智能訓練中心是一家創辦了17年專注于自閉癥患兒訓練的社會組織,教會自閉癥患兒學習用計算機打字寫文章,表達他們的想法。通過這些機構的探索,自閉癥患兒逐漸擺脫了完全封閉的自我世界,在學習訓練過程中具有了融入集體的概念,也啟動了與其他人進行情感交流的能力。從實際情況來看,自閉癥患兒如果在普通學校與正常孩子一起隨班就讀,很難取得這樣的效果,而且還容易導致患兒在正常孩子中的自我評價很差,被輕視和嘲弄。
為此,建議:市教委為自閉癥患兒提供針對性的特殊教育機會,嘗試在市區不同區域開設自閉癥患兒的特殊教育學校。積極發展自閉癥兒童學前教育,盡早為其提供適合的保育、教育、康復、干預服務。同時,加大針對自閉癥的師資培養培訓力度,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增設自閉癥兒童教育專業,將自閉癥教育內容納入職前培訓和繼續教育體系中,以提升教師自閉癥教育專業化水平。
二、延長抑郁癥患者大學學習時間和增加就業機會
市政協委員、上海大學科技合作處處長焦正反映,目前許多大學生由于抑郁癥而不能完成學業,其中多數被迫退學或者肄業,預后生活境遇并不樂觀。
針對大學生抑郁群體,有的國家和地區出臺了延長學習年限等制度。據了解,美國的許多大學有八年或十年制,只要在規定年限修完學分就可以。加拿大新布朗什維克工商管理學院就有學生由于生病等特殊原因可以申請額外延長學習時間的規定。我國臺灣地區規定存在身心障礙的學生可以延長最多為期四年的學習修業年限,并不適用因學業成績退學的規定。這種對特殊學生群體規定延期四年上限并排除淘汰性退學的規定,為學生提供了受教育權的“兜底性”的保障。
為此,建議:給患有抑郁癥的大學生額外延長二年學習年限,不得因學生患有抑郁癥而勸退學生。抑郁癥學生延長學習期間不占學校招生指標。同時,給已治愈的抑郁癥患者正常就業的機會,要求用人單位不得以就業者曾患過抑郁癥而拒絕錄用。
三、針對高校殘疾畢業生就業幫扶
松江區政協委員、華東政法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孫達丹反映,目前本市雖有專門針對殘疾學生的招聘政策發布,但不夠完善。一方面,可供殘疾畢業生選擇的行業和職位數量有限;另一方面,市里的殘疾招聘最高到殘疾三級,對于殘疾二級的應屆畢業研究生,無法通過資格審核。對于一些能獨立完成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學業且成績優秀的殘疾畢業生,盡管極其渴望走向社會,實現個人價值,卻因屢次遭受就業歧視和拒絕,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
為此,建議:結合上海市2022年度部分事業單位面向殘疾人專項招聘公告的內容,作出適當調整。一是在招聘對象方面,對于具備日常生活自理、能夠獨立開展工作的身體條件,且具有符合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的應屆畢業生,建議在其滿足學歷等基本條件的同時,適當放寬申報的資格和崗位接納條件,從三級殘疾放寬到二級殘疾,可參考所在學校的能力證明與推薦函,采取先面試和體檢的方式,確認招聘對象的能力是否符合崗位要求。二是在招聘崗位方面,適當增加專業種類,以便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可能。
(民盟市委、松江區政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