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張頊、楊正波、楊志英、王淑娟、冒長青、葉玉龍、陸永妹、黃河生[1]等反映,當前,造成電動自行車違規充電和違規停放現象普遍、電氣故障和自燃事故頻發的主要問題在于:
一是集中充電設施供不應求。據相關調查,上海全市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約1000萬輛,實際使用量約800萬輛。目前已有3540個小區加裝了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但只占全市1.3萬個市民小區總數的27.2%,缺口仍然較大。部分小區即使有充電點,但由于每個小區居民的充電需求時間點相對固定,加上充電設施與電動自行車?繀^域重疊,加劇了充電的難度。部分小區集中充電點設施布局不合理,消防設施設備配套不完善,居民因“車庫遠”“坡度太大進出不方便”等原因,寧愿違規“飛線充電”“居家充電”,也不愿意到公共充電樁充電。同時,各住宅區公共充電樁收費五花八門,有1元錢充電4小時、5小時或6小時不等的做法。
二是電池質量存在隱患。據上海消防部門統計,2020年發生的381起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中,因電池單體故障引發的火災事故,占總數的34.7%;電池過度充電占21.8%;短路占8.9%;自燃占3.8%;接觸不良占2.9%,其他原因占27.5%。電動自行車蓄電池質量不過關,是導致火災事故的主要原因。這其中騎手違規充電引發火災占比過半。因為跑單需求,騎手小哥電動自行車多采用60V60AH乃至容量更高的鋰電池,這些超標的鋰電池基本都是由無資質的小作坊、小廠家生產的劣質鋰電池,安全方面無任何保證。目前上海市場除靜安區外,其他區域劣質超標鋰電池存量較大,郊區尤為嚴重。同時,快遞小哥居住方式多為群租群居,且存在“人車同住”、一個房間內多輛電動自行車(電池)同時充電等現象,一旦發生火災,極易助長火勢蔓延,最終造成群死群傷事故。
為此,建議:
一、嚴格管控電動自行車及配套供應鏈生產廠家,從源頭上杜絕車輛的自有風險。電動車生產技術壁壘不高,建議對于風險較高關鍵部位的電池及電動機生產廠家制定嚴格的技術標準,從嚴監管生產過程,確保流入市場的電池及電動機符合使用要求,降低乃至杜絕由于質量不合格的電池產品引發的自燃事故。對于生產不合格電動自行車和配件的生產商,適當引入強制退出機制,凡是出現一定次數的質量安全事故的廠家,強制其退出市場。
二、市場監督部門對于車輛維修和車輛改造的商家嚴格管理,引入追溯機制。出臺相關規定,在電動自行車出廠前,強制在充電前置端配備自動斷路及報警裝置。重點對銷售環節違規改裝或加裝大容量蓄電池、大功率電機,違規串接蓄電池、使用不匹配充電器等行為,依法予以嚴厲打擊,進一步強化源頭管理,減少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發生。
三、在居民小區增加符合國家標準的公共充電設施。各小區可以根據各自的特點,在地下車庫或樓棟間隔間隙,科學合理地設計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安全充電樁。合理規范充電費用,統一“1元錢充電6小時”的收費,切實讓實事工程真正成為便利群眾的“民心工程”。同時,在集中充電場所,依據充電樁的多少,配備相應數量的電器火災滅火器。
四、發揮“一網統管”作用,及時預警風險。把“進樓入戶”“飛線充電”等相關違規行為納入“一網統管”智能化應用場景。推廣應用AI智慧電梯運行安全監控系統,對電動自行車進入電梯實時報警。房屋管理部門、居委會、物業要加強對老舊小區亂拉電線充電行為的檢查管理,引導居民規范充電。
(民盟市委、民進市委、九三學社市委、農工黨市委、楊浦區政協、寶山區政協、奉賢區政協、青浦區政協供稿)
[1]周琳系民盟盟員、楊浦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張頊系九三學社社員、上海梅林正廣和股份有限公司法務部總經理。楊正波系民進會員、中國寶武集團公司法律事務部訴訟法務經理。楊志英系民革黨員、奉浦街道辦事處招商中心負責人。王淑娟系青浦區政協委員、九三學社青浦區委秘書長。冒長青系農工黨黨員、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山分院臨床藥師。葉玉龍系上海市金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科長。陸永妹系金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黃河生系青浦區政協委員、上海金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